一、背景概述 生产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操作平台,采用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的 WEB 网页浏览方式,是一款专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 打造的企业管理系统,针对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采购、生产、库存、质量检测、生产管控财务、业务管理等层面提供的一套功能强大、性能完备的综合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软件始终贯穿于整个电子产品生产过程,对生产活动进行全面监管,实时提供各种业务数据,全面反映货品的生产、进、销、调、存和生产控制情况。以业务为基础,生产管理控制为核心,整个系统一体化设计,功能流畅,操作方便,界面美观友好。包括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仓储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质检管理、供应商管理、发货管理。 二、需求分析 2.1电子产品生产管理面临挑战 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与信息技术结合较为紧密,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较高,企业信息化的意识较强。因此,具备一定规模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制造企业基本上已实现了企业信息信息化,但基于生产过程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尚未在行业内普及应用,缺乏整体的信息规划和生产过程管理控制,不精确的生产过程管理控限制了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全球一体化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应对市场的需要,企业对其自身的管理过程提出了具划时代特征的要求,体现在: 生产计划方面 通过高效的生产计划的制定,使得生产过程得到高校协调,以最终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协作办公效率。生产计划需要体现行业特性,实现对不同产品的工艺和工序的严格自定义,并将计划细致到每个生产工序。同时检验应当作为一道特殊的工序,伴随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采购决策方面 需要强有力、实时、透明、准确的采购信息预警,以利于及时准确的进行生产材料的准备工作。采购预警不仅需要根据数量预警,还需要根据供应商供应时间最为重要的预警依据。 库存方面 原料库存管理是生产准备环境重要一环,直接决定生产能否正常开始。为数众多的生产材料需求,和实际生产需要,要求随时监控库存的数量变化。 生产管理方面 及时、准确、有效的生产产品是企业生命的保障,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实时监控各工序的实际生产情况,确保生产按照计划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是及时完成客户交付的充分条件。必须严格把控生产过程。 需要基于电子产品全生产周期统一信息管理 需要对所有型号、所有批次、所有成品件等多层次的产品进行统一、完备、无缺失的信息化管理。 2.2 应对策略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一再扩大、供需状况的逐步复杂,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比如:一个供应商供应多种原材料、库存周转较慢、呆料较多、急需的原料不能及时预警、生产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采用手工来做、生产过程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监控、并且系统的灵活性不够,不能及时地应变以适应新的管理需要。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功能更强大,应用更灵活的系统来解决生产的管控问题 。 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将原材料、生产环境准备、生产员工安排细化到每个工序。实现精l细化生产计划制定。 生产工艺/工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定义。图纸等文档能集成到系统当中,随时自由查阅;可在生产工序中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检验环节。及时反应出订单交期的更改对计划、生产和采购的影响;实现多个生产订单的同一材料汇总合并;辅料定额不准、料号不准确等问题;及时提交采购交期,明确某段时间的欠料,提高计划的准确率; 采购: 灵活进行供应商物料信息的批量维护;可以对一个供应商提供的多种原材料进行管理;根据原料供应商到货周期,设定采购的的采购提前期,确保原料及时送达;供应商评级管理,记录供应商的产品良品率,为后续采购提供参考; 库存: 实时监控库存中原料的库存数量情况,结合到货时间提供物料预警信息;实时跟踪物料在各个环节的状态; 按照材料类型分类管理;简化录单员出入库单据录入工作,提供工作效率;成品出货时,出货单据能够由市场部下生产计划/订单自动生成,减少人为出错几率,提高准确性;成品件序列化管理,解决同一成品件有不同颜色,同一颜色还会有色差的产品多样性问题; 生产: 每个生产工序及时填写生产进度情况;生产情况及时查询; 每个工序及时填写元器件出错信息,更具实际情况更换元器件或者重新组织生产相应产品。 可修复的产品可发送到指定工序进行修复。 产品检验检验可在生产过程中自定义。检验结果必须准确记录,确保有问题的产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或者组织再生产。终验必须反映产品对生产计划/订单中指标参数的要求。 三、设计依据 3.1 可靠性 针对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特殊性,如何确保产品的计划、生产、储存、原料采购各个阶段的安全可靠,实现对生产的精确管控,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将是建立系统首先考虑的因素。系统通过建立面向生产过程的全程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控制水平。 3.2 安全性 采用磁盘阵列确保生产数据安全性,所有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的磁盘上,数据库服务器采用2 个磁盘做 RAID 0+1 磁盘阵列。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较小、稳定性较高、速度较慢磁盘,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如果一块磁盘损坏,另一块可照常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3 设计的先进 要建立适用性良好的生产管理,就必须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进来。系统在设计思路模式、体系结构、技术选型等方面体现前瞻性和先进性。例如Web2.0 技术、企业服务总线、组件化技术,可视化工作流技术等,为用户提供高性能的、图形化的、人性化、基于Web 的用户环境,并能够由用户轻松进行实现定制,体现个人知识价值。 3.4 灵活的组件服务 由于企业自身的特点,从应用和管理的角度考虑,针对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解决方案提供了灵活的组件服务,以满足不同层面的生产管理需求,通过多个关键组件服务,不仅能够实现独立的价值,而且能够结合在一起,构建强大的、专业的生产管理体系。 3.5 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 生产管理系统是企业的主要业务系统,但它的使用程度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它的实用性,例如能否有效的支撑企业业务开展、系统使用的友好程度、系统实现的难易程度、对现有系统的影响分析、产品的稳定性和效率等。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Web2.0 技术,能够方便快速的同其他应用集成,使得员工能够从其他应用中随时加入到生产管理体系中,即时的共享最新的信息,同时有利于保护现有软硬件投资,最大化IT 投资价值。同时系统具备的SOA 架构能够使得生产管理系统在面对用户增长、接入的系统增加等状况时提供了优秀的系统支撑能力。 四、系统架构 五、功能介绍 5.1 系统总体功能流程 产品形态变化:元器件形态-在制形态-检验形态-库管状态-送交客户。系统主要功能流程为: 5.2 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主要流程: 根据客户订单、上级下达生产计划,制定具体生产计划。在生产计划中,制定产品的工艺和工序、规定产品的指标、数量、生产时间、生产环境准备、应急计划等。生产计划经过审批后,分析其产品所需的生产原料,从而制定相应采购计划。同时生产计划下达到生产线。 生产订单录入:客户信息管理、客户订单管理、产品指标管理、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艺制定、生产工序制定、生产环境准备、生产计划批准、生产计划下达。 工序管理模块: 允许用户为多个产品定义灵活的工艺流程和规范,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跟踪控制。这个模块允许用户定义产品、产品参数、工艺、工艺过程、工序、工序参数、工序检测等。 5.3 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从管理目标上分为原料管理、成品管理两类。从业务上分为仓储控制、预警机制、库存业务三块。 5.4 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有两个入口: 一:根据客户订单和生产计划形成的原料需求单,比对产品库存,对不足原料根据供应商情况和到货时期生成采购订单。 二:根据常用原料设置安全库存,当库存到达警戒数值时,生成采购订单。 采购订单批准后,采购原料入库,进入库存管理流程。 5.5 生产管理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程跟踪控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工期过长、物料流失、不良品率过高、在制品多等生产问题。生产指令单、工序物料清单、生产进度录入、生产状态跟踪、用料跟踪、转料记录、生产进度跟踪。当检测发现需要在指定工序进行维修时,自动生成相应生产计划,并在指定工序进行维修,维修成功后入库。当检测发现需要报废,则生成对应数量的生产计划,并从第一工序开始进行生产。 5.6 质量管理 质检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是生产过程必须的环节。根据生产工序的定义,可以在必要的工序上定义入检和出检环节。在成品入库前进行终检,确保成品件的技术指标达到成品要求。检验环节填写检验相关信息。发现的产品如果需要维修或者更换零部件,产生新的生产单,进入相应的工序环节。如果需要报废,则填写报废单,报废确认后,该件报废,并产生新的生产单,生产相应数量的产品。 质量活动服务主要功能为: 质检程序安排:生产工序安排过程中指定相应的质检工序和检测要求,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工序检测结果和产品状态录入:录入每个工序的检测信息;终检信息记录:录入终检信息,与客户要求参数信息比对,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信息,确保入库产品为合格产品。 5.7 发货管理 发货管理是根据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成发货单,主动发货或者客户领货。在必要时提供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的信息,包括原料供应商、工艺、工序、以及相应的检测信息。 5.8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供应商基本信息管理,一个供应商供应多个原料。设置供应商的每项原料的下单后的供货时间,并记录每次供应商的产品合格率,为采购提供决策参考。确保一个原料可以有多个可选供应商,一个供应商可以供应多个原料。 六、方案优势 结合电子产品生产单位产品生产的特点,方案在安全、参与、透明和敏捷等方面都具备了优势。根据用户实际生产流程,定制完全符合用户的信息化管理流程。严格按照用户需求数据进行数据信息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信息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通过与用户现有安全平台的集成,如统一用户管理平台,保障系统运转的安全保密性;对接入网络的人员实施有效的身份认证,在发挥设计人员自主的创造性的同时,对他们的操作实施监控和管理,保持知识信息传播的范围,确保企业数字资产的安全性。实现了人员和生产过程的的有效联系,将各个生产工序的员工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产协作的平台。 七、运行环境 7.1 软件支撑环境 服务器端操作系统:x86-32 上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企业版服务器(ES) V4.0 (Nahant Update 4)、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标准版)、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 企业版)。客户端端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Pro Service Pack 2。数据库环境:Oracle、MS SQL Server、DB2。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和现有软件支撑环境,灵活定制应用系统运营环境 7.2 硬件支撑环境 2-42 个最底2GHz 的CPU 4GHz 以上的内存2 100GB 可用的磁盘空间2 八、应用价值 随时掌控生产情况, 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生产质量控制,杜绝物料流失,降低生产成本;?随时掌握订单、采购单交货情况,提高生产能力;库存清晰、准确,降低库存,有效支持生产;灵活科学的订单管理,保证正常生产需要;提供产品型号、批次、成品件多层级的产品全生产周期信息。 准确把握企业现状,制定合理的生产管理目标;利用方便快捷生产计划管理,对生产计划快速分解部署;实时监控各工序的生产进度完成情况;合理有据的生产调整,能得到快速分解和有效执行;实现全过程的高效物流控制,从采购管理、库存控制、领料发料、制造 监控、质量控制、销售管理等各环节实现深层次物流管理。 |